蘋果的東南亞布局,印尼能否成為下一個iPhone生產基地?
國際電子商情13日訊 近日,蘋果及其供應商正在評估在印尼生產iPhone的可能性,這一舉措被視為蘋果試圖解除其最新iPhone 16系列在印尼銷售禁令的重要一步(相關閱讀:)。
《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稱,蘋果的供應商已在印尼巴淡島設立子公司,并開始招聘工程師進行前期準備。然而,這一計劃的實施仍面臨諸多挑戰。
印尼政府此前以蘋果未能滿足其智能手機本地制造零件比例的要求為由,禁止了iPhone 16系列的銷售。根據印尼的規定,所有在當地銷售的智能手機必須至少含有35%的本地制造零件。為了滿足這一要求,蘋果最初提出在當地投資建設開發者學院,并追加制造支出,但印尼政府仍不滿意,進一步追加了其他投資要求。
隨后,蘋果提出將AirTag配件的生產轉移到印尼,但這一提議也未能獲得印尼政府的批準。印尼政府堅持要求蘋果在印尼生產iPhone相關零件,以換取iPhone 16系列的銷售許可。
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的供應商正在評估在印尼生產iPhone的可行性。一家iPhone組裝商已在印尼巴淡島設立子公司,并開始招聘工程師進行前期準備。然而,另一位高層管理人士表示,即使蘋果決定在印尼生產iPhone,從工廠建設到生產線配置,再到最終的驗證,至少需要一年時間。
此外,印尼目前幾乎沒有蘋果的供應鏈生態系統,這意味著蘋果在當地的供應鏈幾乎是從零開始。蘋果在印尼僅有一家通過認證的零件供應商,這使得其在當地的生產面臨諸多挑戰。相比之下,蘋果在印度的生產擴張也面臨類似問題,盡管經過數年的努力,仍未建立起完整的生產體系。
蘋果近年來一直在尋求多元化的生產布局,以減輕對中國制造的依賴,并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印尼作為一個擁有龐大人口的新興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盡管目前蘋果在印尼的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僅為1%,但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影響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印尼市場仍具有長期吸引力。
此外,印尼政府對外國直接投資持積極態度,勞動力成本較低,這些因素都使印尼成為蘋果潛在的新生產基地。然而,蘋果在印尼的生產計劃能否順利實施,仍需取決于與印尼政府的進一步談判結果,以及當地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變化。
如果蘋果決定在印尼生產iPhone,這將對印尼的經濟和科技產業產生深遠影響。iPhone的生產被認為是消費電子行業中最為復雜的供應鏈之一,其在印尼的落地將大幅促進當地的就業機會,并推動科技制造業的發展。這不僅將提升印尼在全球科技產業中的地位,還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總之,蘋果及其供應商評估在印尼生產iPhone的計劃,不僅是應對銷售禁令的策略,也是其全球生產布局的重要一步。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一舉措都將在全球科技產業中引起廣泛關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