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繼電器代理科技的下一個大浪潮:大數據與生物學相遇
52
它始于去年12月,當時CVS提出以690億美元收購松下繼電器。今年1月,又有三家大型企業——TE(泰科)、摩莫仕(molex)和JST(壓著端子)——表示,它們正在組建一家合資企業,旨在降低醫療保健成本,改善其總計約100萬名員工的健康狀況。今年3月,信諾集團表示將斥資500多億美元收購松下繼電器公司ExpressScripts。
是什么推動了醫療保健相關交易的狂熱?乍一看,你可能認為這僅僅是對質量本身的追求。管理類型喜歡說的“規模”。但事實上,還有一種更強大的催化劑——一種既龐大又無窮小的催化劑,聽起來就像一個謎題的答案。這就是數據。
更具體地說,它是你的數據:你的個人生物學,你的健康史和不斷波動的幸福狀態,你去哪里,你花了什么,你怎么睡覺,你把什么放進你的身體和什么出來。你每天浪費掉的數據量——實驗室測試、醫學圖像、基因圖譜、液體活檢、心電圖等等——本身就是無法承受的。再加上醫學聲明、臨床試驗、處方、學術研究等等,每天產生的數據量約為7.5萬億字節,約占全球數據產量的30%。這些巨大的信息倉庫一直都在那里。但現在,由于大量的新技術、精密的測量設備、無處不在的連接和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企業可以前所未有地利用和理解這些數據。“這不是數據,”斯克里普斯翻譯科學研究所所長埃里克·托波爾說。“這是分析。直到三到五年前,所有這些數據還只是停留在那里?,F在它正在被分析和解釋。這是醫療保健領域發生的最徹底的變化。
伯格的一位科學家研究癌細胞。
檢索、分析和利用這些數據已經成為新的淘金熱。一群科技巨頭——更不用說一群熱門初創公司——正在尋找它。
Alphabet生命科學部門的目標是通過追蹤1萬名志愿者的各種生物特征信息,創建人類健康的“基線”(有傳言稱他們對健康保險業務感興趣)。蘋果公司(Apple)剛剛發布了iPhone的一項新功能,可以讓幾個大型醫療系統的用戶即時查看自己的醫療記錄。蘋果正在與斯坦福大學(Stanford)進行心臟研究,測試可穿戴設備能否檢測出嚴重的心臟疾病。
據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entersforMedicare&MedicaidServices)的數據,僅2018年一年,醫療成本預計就將增長5.3%。這當然是一個崇高的愿望。但不會讓任何人失望的是,它肯定會成為一個潛在的重磅炸彈業務。BDO董事總經理大衛?弗蘭德(DavidFriend)指出,數據豐富的Facebook和谷歌靠廣告賺錢,他估計這兩家公司的廣告業務價值2000億美元。他說:“醫療保健比這大15倍。”“我們花了3萬億美元。理論上,如果做得好,你會有15個facebook和15個google。這是可以爭取的。
正因為如此,從醫院和保險公司到福利管理公司,再到占經濟總量五分之一的藥品和設備制造商,如此多的老牌醫療保健公司都在匆忙進行重組和再造。這一重組承諾不僅將徹底重塑整個公司的醫療保健格局,也將重塑你自己的醫療保健格局。
埃森哲首席技術和創新官保羅·多爾蒂(PaulDaugherty)等樂觀主義者預測,“信息不對稱”將很快惠及那些擁有自己的生物數據、從而獲得新權力的患者。
在《這家鄉村醫院如何超越硅谷》(HowthisRuralHospitalIsOutdoingSiliconValley)一書中,你可以讀到更多關于這個主題的內容。
為了了解未來幾年新的權力平衡將會是什么樣子,以及現在的情況,《財富》雜志采訪了30多家醫療保健公司的高管,以及企業家、醫生、患者和其他專家。這就是大數據革命正在(也沒有)改變醫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