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地利用連接器設備功能,實現零缺陷,節省人力
42
為了支持制造領域的人們對未來的“理想工廠”的設想,歐姆龍制造了行業內的第一個“配備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控制器”,具有人工智能執行實時控制。
人工智能與控制技術的結合改變了制造業的未來
業界首個配備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控制器,通過將人工智能與運行生產線和設備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相結合,實現對生產線和設備的實時控制。該控制器通過將技術工人的直覺、經驗等顯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知識,在超高速狀態下以極高的精度檢測出設備異常情況,可即時防止對產品質量的任何負面影響,或導致設備關閉。
這個行業的第一個開發項目遵循了什么路徑?
歐姆龍開發了第一個帶有實時AI的機器控制器
在控制器中安裝AI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2016年4月開始研發我們的ai自動化控制器。
配備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控制器的產品經理KasaiTakamitsu回憶道:“我能想象處理這個項目有多難。”
他們設想的是一個“人與機器共同成長的未來工廠”,它將使性能最大化,而不是關閉,并防止有缺陷的產品。
“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決定我們的起點在哪里,”項目組成員河野之介(ShinosukeKawanoue)說。
他們采取的第一步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定義“AI”。下一步是討論人工智能的理想安裝位置。
葛西紀明解釋說:“圖像和語音識別系統,我們聽到了很多關于這些天,使用云環境配備了人工智能引擎。但我們沒有遵循這個趨勢。相反,我們決定將AI引擎安裝在工廠地面設備層的控制器中。
在設備層安裝AI的決定是基于一個明確的目標。
例如,智能手機通常使用云平臺進行語音識別。信息的輸出會有一點延遲,但是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是檢測不到的,因為通過智能手機交換的數據量非常小。相比之下,大量不同類型的信息在生產車間交換。此外,在制造過程中,每一秒都很重要,因此,如果數據存儲在云中,可能無法及時準備好。
“今天,很多人認為人工智能應該安裝在云上,我們被問到,‘為什么不使用云?’”實際上,云平臺和設備層都有各自的好處。人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這一點。工廠工人能夠輕松使用它也很重要。所以我們面臨著一些非常高的障礙。
從左起:MiokiTakamasa,ShinsukeKawanoue,KosukeTsuruta,和KasaiTakamitsu
對歐姆龍的期望和信任鼓舞了成員們
從一開始,他們沒有任何之前的例子可以遵循。因此,根據團隊成員的說法,即使在他們確定了發展的基本方向之后,仍然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從各個部門噴涌而出。例如,有人想知道“是否有可能為傳感器專家歐姆龍(OMRON)開發這樣的產品”,而另一個人擔心“工廠工人可能無法有效地使用這種配備了人工智能的控制器”。另外,一個客戶,這個項目的合作伙伴,也有類似的觀點。葛西紀明說:“所以,我們問他們,‘如果你們一直對我們的想法提出異議,為什么還要聽我們的?’”
這位合伙人的回答是:“原因是,我們不知道還有哪家公司能像歐姆龍這樣與我們的工廠保持如此密切的聯系,而且這種聯系一直持續到我們提出要求的最后一刻。”多年來,歐姆龍通過真誠地解決客戶的問題和要求,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這種態度,加上歐姆龍的先進技術和專業知識,讓公司產生了強烈的期望,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如果我們只是被AI和物聯網這樣的時髦詞匯左右,那就毫無意義了。”我們必須做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他和其他成員反復進行頭腦風暴,想出一個能與伴侶產生更深刻共鳴的概念。他們的頭腦風暴持續了幾個月,每周進行兩三次。
然后,盡管進展緩慢,葛西紀明團隊的熱情蔓延到了他們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