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獨立芯片設計公司,以后買芯片,找蔚來?
據公開工商信息顯示,6月17日,一家名為安徽神璣技術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法人為2020年11月加入蔚來的白劍。此前,他曾擔任小米芯片和前瞻研究部門總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神璣”正是蔚來自研智駕芯片的名稱,而白劍則是分管硬件業務的蔚來副總裁,公司注冊地址也與蔚來中國總部相同,均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恒創智能技術園。種種跡象表明,安徽神璣技術有限公司很可能就是蔚來為拆分自研智駕芯片業務而注冊的獨立實體。?
天眼查信息顯示,安徽神璣技術有限公司經營項目為: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銷售;集成電路設計;知識產權服務(專利代理服務除外);專業設計服務;軟件開發;軟件銷售;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
蔚來的芯片自研之路始于2021年,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效仿了特斯拉。經過多年的研發投入,蔚來已先后推出兩款自研芯片產品:激光雷達主控芯片“楊戩”和智能輔助駕駛芯片“神璣NX9031”。
其中,“神璣NX9031”被視為蔚來芯片自研團隊迄今最重大的工作成果。該芯片基于5nm車規工藝制造,擁有超過500億顆晶體管,芯片和底層軟件均實現自主設計。其實際算力約為英偉達Orin- X的4倍,內存帶寬為546GB/s,是英偉達Thor-U芯片的2倍,部分性能指標優于第三方提供的行業通用芯片。目前,“神璣NX9031”已成功量產上車蔚來ET9、2025款ES6和EC6等多款車型。?
2025款ES6 (圖源:蔚來官網)
針對融資后的股權結構,行業人士推測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一,僅引入外部資金,項目實體由蔚來的企業主體與外部投資者共同持股,芯片研發團隊繼續保留在蔚來的組織體系內;其二,設立員工持股平臺,由該平臺、蔚來主體及外部投資者三方共同持有項目實體全部股權,形成實質性的業務分拆。不過,蔚來相關人士在回應這一消息時表示,這屬于猜測性信息。?
對于蔚來而言,拆分芯片業務并引入戰略投資者具有多重意義。一方面,芯片研發是一項高投入、高風險的業務,獨立拆分后可以激活業務組織活力,以創業公司的模式更加靈活地運作,同時引入外部資金也能分擔研發成本,減輕蔚來汽車的財務壓力。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首顆車規5納米智能輔助駕駛芯片神璣NX9031的量產上車,蔚來芯片團隊的自研實力已獲得市場認可,吸引了部分產業投資者的興趣和關注,此時引入戰略投資者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芯片業務的發展潛力,為未來對外供應芯片奠定基礎。
在今年3月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蔚來創始人李斌曾公開表示,蔚來的芯片和操作系統對整個行業是開放的,“如果有企業希望采購高性能芯片,可以考慮與蔚來合作。?”
此外,明確在2025年內扭虧為盈的蔚來,也正通過一系列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措施來改善財務狀況。例如車型平臺化帶來降本,蔚來和樂道共用一套座椅骨架平臺,帶來 10% 成本下降;硬件降本,數據接口統一后成本從2000元/車降到1000元/車;自研帶來降本,ET9神璣9031芯片上車可實現單車1萬元降本。
從蔚來的財務業績來看,2024年,蔚來展現出了一定的增長態勢。蔚來全年共交付新車221,970臺,同比增長38.7%。得益于此,公司全年營收657.3億元,同比增長 18.2%,再創新高。在盈利指標上,全年整車毛利率持續提升至12%,綜合毛利率持續提升至近10%;第四季度整車毛利率更是攀升至13%,綜合毛利率達12%,遠超市場預期 。然而,蔚來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2024全年凈虧損達 224.017億元。高額的研發投入是造成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2024年研發投入達130.37億元。
因此,拆分芯片業務也被外界視作是蔚來化整為零、優化業務結構的舉措之一,意在通過提升各業務板塊的獨立性和運營效率,實現整體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