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汽車業務部門,英特爾持續收縮戰線
據Oregon Live報道,6月24日,英特爾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將關閉旗下的小型汽車業務部門,并裁撤該部門的多數員工。這一舉措是英特爾為重新聚焦核心客戶端和數據中心產品所做出的戰略調整,盡管英特爾稱目前約有5000萬輛汽車在使用其處理器,但仍決定關停該業務。?
英特爾在周二上午告知員工,計劃逐步停止英特爾架構的汽車業務。公司雖會履行對客戶的現有承諾,但汽車業務部門的“大多數”員工將被裁掉。
這是繼英特爾把FPGA部門拆分出去之后的最新舉措。作為芯片制造領域的重要企業,英特爾此次關閉汽車業務部門,是其目前更大使命的一部分,即縮小規模,或至少更加專注于數據中心和“核心客戶”業務。
今年4月,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曾表示,鑒于銷售額下滑和黯淡的營收預期,公司將開啟“持續數月”的裁員計劃,希望通過精簡業務、提升效率來激發公司的創新力。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在Mobileye的多數股權顯然與汽車業務相關,但此次關閉汽車業務部門的舉措不會影響其在Mobileye的持股。?
在英特爾的發展歷程中,汽車業務一直處于探索和調整階段。早在2009年,英特爾聯合寶馬、德爾福等公司成立GENIVI組織,旨在創造車載信息系統開放式共享平臺,其Atom處理器是該平臺算力基礎。同年,英特爾與大眾汽車達成合作,聯合打造新一代車載信息娛樂系統。
2010年,吉利汽車的車載3G網絡服務系統G-NetLink底層采用了英特爾的Atom低功耗處理器。2017年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視覺公司Mobileye,并將原先的自動駕駛事業部IDG歸于Mobileye旗下。
然而在2019年,英特爾裁撤了位于美國硅谷的自動駕駛汽車團隊數十名員工,稱是為了“重新調整公司資源”,以減少集團內部的業務重疊,增加對Mobileye的投入成本,期待完成以Mobileye為重心的企業整合。?
2024年1月,英特爾在CES活動上宣布要回歸汽車行業,并與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廠商極氪達成戰略合作。2025年上海車展期間,英特爾方面表示渴望參與變革,并與黑芝麻智能攜手推出艙駕融合平臺,與AI公司面壁智能合作推出車載純端側的GUI智能體,展示了其在智能座艙領域的多元化布局。
對于投資者而言,英特爾停止汽車業務的消息卻帶來了積極影響,其股價在周二下午的交易中飆升近7%。但對于英特爾自身來說,雖然成本削減使其資產負債表狀況良好,但關閉多個部門后,如何借此提升競爭力、打入AI市場,仍是面臨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