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重磅預測:中國下半年將掀起“人形機器人熱潮”
美東時間 7 月 21 日,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預測,人形機器人今年下半年將在中國 “被廣泛采用”。
中國將在下半年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
“我們認為,中國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動(人形機器人)應用。”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報告中寫到,這 “可能會增強市場的情緒,而且有一些事件值得關注,以期推動技術突破”。
摩根士丹利表示,“下游應用” 將是 2025 年剩余時間機器人行業的主要關注點。“機器人模型需要大量的訓練數據來提高成功率和效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解釋道,“推動應用,并從實際工作場景中收集數據,有助于形成研發和應用的良性循環。”
大摩還提出,最近中國已經出現了幾筆大的機器人商業訂單,這一事實支撐了他們的觀點。根據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公布的文件,優必選科技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9051.15 萬元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智元機器人與宇樹科技聯合中標中國移動 1.24 億元人形機器人代工項目,這是迄今為止人形機器人行業最大的一筆交易。
此前,摩根士丹利曾在 5 月份的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 “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類人機器人或其他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并指出中國與美國的差距正在擴大。據摩根士丹利稱,到 2050 年,中國可能會有 3.023 億個人形機器人投入使用,而美國只有 7770 萬個。
“很明顯,中國對‘嵌入式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可能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大得多,這推動了持續的創新和資本形成,” 摩根士丹利產業研究主管評論道。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我們認為,這些事件表明政府對這一新興產業的高度關注,以及保持中國領先地位的愿望。” 報告補充說,絕大多數類人機器人將用于工業和商業目的。
訂單落地和實際應用將成市場情緒決定因素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顯示,2025 年下半年人形機器人行業將從技術狂熱階段轉向關注實際商業落地,訂單獲取和實際應用將成為驅動市場情緒的決定性因素。
市場已經對技術預期充分定價。報告指出,在經歷了 2025 年第一季度 37% 的強勁上漲后,由于部分集成商下調交付目標且缺乏突破性技術進展,行業在 3-7 月期間出現了 6% 的回調。投資者現在最關心的問題是:誰能率先實現訂單落地并驗證商業價值。大摩預計,隨著政府持續支持,預計 2025 年下半年中國人形機器人訂單將加速落地,同時核心技術也將有突破性進展。
2025 年第一季度,人形機器人價值鏈迎來一波強勁上漲,中國相關股票從 1 月至 3 月上漲 37%,明顯跑贏 MSCI 中國指數。這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推動:科技巨頭紛紛入局,華為、英偉達、谷歌、Meta 等科技公司紛紛加大對人形機器人的投入,增強了市場對行業前景的信心。
大摩認為,下游采用進度將成為下半年市場焦點。近期已經開始出現大型商業訂單。大多數集成商設定 2025 年交付數百至數千臺的目標,盡管實際達成這些目標可能具有挑戰性。這些訂單的落地情況將成為衡量行業進展的關鍵指標。隨著任務數據積累和智能改進,人形機器人能力將擴展到更多任務,如商業服務、餐飲和接待。部署過程也將加速,特別是對于在不同工作場景中執行相同工作的機器人,隨著規模的擴大和更多訓練數據的積累,將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