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邊緣AI:泰凌重塑無界智聯家居新生態
截至2025年6月中旬,全球Matter認證產品數量已經突破5,900個(涵蓋軟件組件等)。其中,已上傳Matter分布式合規數據庫(DCL)完成上市準備的達2,670多款。僅中國一個地區就貢獻了全球近三分之二的認證產品。
與此同時,多家廠商正將“Matter+邊緣AI”作為智能家居旗艦方案推廣,其中涵蓋了照明、安防、傳感融合等場景。因此,Matter與邊緣AI的融合已被業界公認為當前智能家居的主流演進方向。
泰凌微電子應用開發工程師紀瀛灝
在近日的“2025(第六屆)國際AI+IoT生態發展大會”同期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論壇議程”上,泰凌微電子應用開發工程師紀瀛灝圍繞“Matter和邊緣AI”,分享了智能家居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以及泰凌賦予智能家居“無界智聯”更深層的價值。
Matter協議:打破藩籬的統一語言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家居市場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智能照明市場規模將從2025年的98.6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的173.8億美元,期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2%。然而,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卻長期受制于生態割裂的桎梏。
一直以來,智能家居領域存在一大痛點——不同品牌、不同協議的設備之間難以互通——這讓消費者被迫在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做選擇,也極大地抑制了大家的購買欲與使用體驗。這也正是CSA聯盟(連接標準聯盟)聯合蘋果、谷歌、三星、亞馬遜等全球科技巨頭,以及泰凌微電子等中國本土芯片企業,共同推出Matter協議的核心驅動力。
不同于傳統的封閉生態,Matter創造性地構建了應用層統一語言。Matter獨立于底層通信技術(Wi-Fi、Thread、BLE等),只要設備底層支持IPv6通信,就能通過該協議實現跨品牌、跨生態的無縫互聯。故而,消費者不再需要糾結選擇哪個生態,只需認準Matter標志,即可將設備接入蘋果HomeKit、谷歌Home、三星SmartThings等主流平臺。
Matter的協議標準和核心代碼完全開源(項目托管于GitHub),接受全球開發者和安全研究者的共同審視與貢獻,通過透明協作構建了安全性基礎。“這種透明性使得Matter的安全性遠超‘黑箱’協議,”泰微電子應用開發工程師紀灜灝強調說,“我們愿與Matter及各生態伙伴攜手,打破傳統智能家居封閉壟斷的格局,設備無論是否采用本公司芯片,都可通過Matter協議實現互聯互通——這也是我們的長期愿景。”
“芯片-連接-應用”全鏈條服務
作為Matter協議發展的核心參與者和芯片級支撐力量,泰凌微電子(以下簡稱泰凌)自2010年創立于上海張江以來,始終專注于物聯網無線連接芯片的研發,為全球客戶提供從芯片設計、協議棧開發到模組供應和解決方案支持的“芯片-連接-應用”全鏈條服務。
泰凌是藍牙技術聯盟(SIG)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CSA聯盟、Thread聯盟、Wi-Fi聯盟、星閃(NearLink)聯盟等關鍵國際標準組織的重要成員。所以,該公司的芯片原生支持包括藍牙(4.0至6.0)、Zigbee、Thread、Wi-Fi、Matter、星閃等在內的豐富協議,具備從物理層到應用層的深厚技術積累。
·支持全場景Matter無線互聯
實現無界互聯的核心支撐來自芯片層創新。泰凌在無線連接領域積淀深厚,其芯片矩陣可覆蓋全場景需求。目前,該公司產品主要包括主打性價比及差異化應用的2.4GHz協議SoC,支持多種不同協議的單/多協議物聯網SoC,支持藍牙及專有音頻技術的無線音頻SoC。
針對Matter市場,泰凌可提供覆蓋不同需求的芯片系列,比如:TLSR922x系列,為對功耗不敏感、常供電的Matter設備(如智能插座、智能家電)提供強大的BLE/Thread支持;TL721x系列,專為低功耗Matter設備(如傳感器、門鎖)優化,可顯著延長電池壽命;TLSR9118,高性能Wi-Fi 6芯片,支持Matter over Wi-Fi設備;TL321x系列,將以極致性價比打開大眾市場,進一步降低低功耗Matter設備的門檻。
在多元化芯片組合的基礎上,泰凌還提供了Matter over Thread和Matter over Wi-Fi相關解決方案,為跨生態系統的整合提供支撐。前者支持智能家居內的復雜設備應用場景,確保高效通信;后者通過消除對Thread邊界路由器的需求來簡化智能家居設備的配置。
·豐富的AIoT開發套件資源
此外,泰凌還為開發者提供豐富的開發資源,包括AIoT開發套件(專為與TL7218D、TL3219D和TL7218A模塊配合使用而設計的主板,用于功能開發和演示),以及基于TL721x的ML7218A/D模組,用于Matter+EdgeAI的集成。AIoT開發套件設計用于連接多種擴展模塊,來實現功能開發和演示。
紀瀛灝特別介紹了基于TL721x高集成、超低功耗的芯片打造出來的TL-EdgeAI平臺。TL721x的高性能、低延時與低功耗特性,讓智能語音助手更加流暢自然,用戶可通過語音以非常低的延時便捷控制燈光、窗簾、空調等設備。而支持Matter可以使不同協議的設備無縫連接,低功耗優勢可以保障設備持久運行。
TL-EdgeAI平臺還支持用戶快速移植現有的機器學習模型,方案商不但能夠獲取可直接運行的LiteRT模型,以便在多種機器學習與AI工作場景中自如應用,而且還能憑借AI Edge轉換和優化工具,把TensorFlow、PyTorch和JAX模型順利轉換為TFLite格式并使之運行。
·智能家居混合組網的智慧平衡
真正的家居網絡還需要解決空間難題。在居住面積較大的情況下,傳統Wi-Fi信號難以穿透承重墻,會出現設備信號差的問題。而混合組網讓各協議之間互補,可以帶來更好的設備使用體驗。因此,在家居生態中,有時會采用混合組網的模式。
泰凌的技術方案支持Wi-Fi+Thread混合組網。具體來看,基于802.15.4協議的Thread設備可自動組網,其中的每個燈泡、傳感器都能成為信號中繼節點。通過Thread邊界路由器,Wi-Fi網絡和Thread網絡被統一橋接。Matter協議運行于此融合網絡之上,確保不同網絡、不同品牌的設備能被同一個生態APP(如蘋果HomePod、Google Home)發現、控制和管理。紀瀛灝指出,在設備配網階段,泰凌方案利用BLE完成快速發現與密鑰交換,通過Matter Bridge(網橋)設備,可兼容并接入非Matter設備,保護用戶已有的投資。
未來生態:無界智聯的終極形態
根據連接標準聯盟中國成員組(CMGC)在2025年6月中旬公布的數據,全球Matter認證產品數量已經突破5,900個(涵蓋軟件組件等),其中,已上傳Matter分布式合規數據庫(DCL)完成上市準備的達2,670多款。僅中國一個地區就貢獻了全球近三分之二的認證產品。
如今,多家廠商將“Matter+邊緣AI”作為智能家居旗艦方案推廣,涵蓋照明、安防、傳感融合等場景,并被視為中高端智能家居落地的核心技術范式。因此,Matter與邊緣AI的融合已被業界公認為當前智能家居的主流演進方向。
邊緣計算的核心價值在于終端側即可實時處理數據,無需依賴云端即可實現快速響應與智能化控制。多數方案把算力集中在路由器或中樞網關,而芯片廠商更希望讓終端設備本身具備邊緣AI能力,能夠直接在本地完成語音、視頻及圖像的識別與決策。
為此,泰凌在TLSR91xx、TLSR92xx的基礎上推出了更高性能的TL7xxx系列與TL3xxx系列芯片,將輕量級AI模型下沉到終端。相比傳統云計算,這一路徑帶來三大優勢:帶寬需求更低、數據安全性更高;即使家中路由器掉線或云服務器斷聯,設備仍能離線完成基礎AI運算與語音識別,保障用戶體驗不間斷。
前文提到的“泰凌AIoT Edge邊緣計算開放模型”正是Matter+邊緣AI的一個典型例子。為克服終端算力限制,該平臺引入預訓練模型轉化技術:優化后的AI模型被壓縮成輕量級庫,直接部署至設備固件,并通過底層SDK實現Matter應用層與AI的深度協同。
在此基礎上,在蘋果生態演示中,門鎖可基于本地人臉數據庫斷網解鎖;一氧化碳監測器則能在檢測到異常時立即觸發聲光報警,無需云端介入;用戶可通過Apple Home或語音指令直接控制Matter燈具;平臺同時兼容溫控器、對講機等設備,實現本地環境調節與語音降噪。
紀瀛灝指出,這種“Matter+邊緣AI”的融合,可大幅降低對云端和生態中樞的依賴,所有敏感數據均在本地處理,毫秒級響應確保高可靠性,為面部識別門鎖、離線溫控等場景提供堅實的邊緣智能底座。
當然,互聯互通只是起點,泰凌通過把邊緣計算與Matter融合,賦予智能家居“無界智聯”更深層的價值。
結語
泰凌憑借在無線連接芯片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對Matter協議的深度參與及貢獻,構建了從高性能、低功耗連接芯片,到完整的Matter協議棧解決方案,再到創新的EdgeAI賦能平臺的全棧能力。
其“Matter+EdgeAI”戰略,直擊智能家居生態割裂與云端智能依賴的痛點,通過統一連接語言實現設備無界互聯,通過本地智能決策賦予終端設備更快的響應、更強的隱私保護和不間斷的服務能力。
這不僅為開發者提供了構建下一代智能設備的強大工具,也為消費者帶來了真正無縫、可靠、智能的家居體驗。隨著泰凌TL3xxx/TL7xxx系列等新一代芯片的推出,以及EdgeAI應用的不斷深化,一個打破生態壁壘、釋放本地智能的無界智聯家居世界,正在加速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