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強逼英特爾CEO辭職,巨頭承諾“美國優先”
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發文,要求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立即辭職,直言存在嚴重的利益沖突,且稱 “這個問題沒有其他解決辦法” 。?
此前,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曾致信英特爾董事會,對陳立武通過其創立的華登國際在2012-2024年間向600多家中國公司投資超2億美元提出質疑。另外,陳立武曾執掌的Cadence Systems公司日前因違反出口管制條例被起訴,在“一次性支付了1.406億美元的刑事和民事罰款及沒收款”后,該公司與美國司法部、美國商務部達成了和解協議,這也加劇了對其所謂“國家安全風險”的擔憂。?
科頓在信中措辭嚴厲地表示,這些投資中涉及與中國軍方關聯的半導體企業,他對“英特爾運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潛在影響表示擔憂”。他詢問董事會在聘用陳立武之前,是否知曉Cadence在陳立武擔任首席執行官期間收到的傳票,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科頓還質疑英特爾董事會是否要求陳立武剝離其與中國有關聯的芯片公司的投資,并且鑒于英特爾參與拜登政府旨在確保國防微電子安全供應的“安全飛地計劃”,陳立武是否充分披露了與中國公司的其他關聯。?
由于英特爾在該計劃下獲得聯邦資金,科頓在信中進一步質問耶里,陳立武是否就其在中國公司的投資、專業角色或其他關聯進行了充分披露。他強調:“英特爾必須成為美國納稅人資金的負責任管理者,并遵守適用的安全法規。陳先生的關聯關系引發了對英特爾履行這些義務能力的質疑。”?
對于科頓的質疑,英特爾發言人發表聲明稱:“英特爾和陳先生堅定致力于美國的國家安全以及我們在美國國防生態系統中角色的完整性。”公司表示將與參議員就信中的事項進行溝通。
受特朗普要求陳立武辭職這一消息影響,英特爾美股盤前一度跌超5%,市值一日蒸發近36億美元。截止發稿時,英特爾股價已跌破20美元,總市值為865.33億美元。
隨后,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為其領導層辯護,并強調其致力于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優先事項。該聲明稱:“英特爾、董事會和陳立武堅定地致力于推進美國的國家和經濟安全利益,并根據總統的美國優先議程進行重大投資。”、“英特爾已在美國制造了56年。我們將繼續在國內半導體研發和制造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包括我們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工廠,該工廠將采用美國最先進的制造工藝技術,并且我們是唯一一家在美國投資領先邏輯工藝節點開發的公司。”
陳立武為美籍華人,今年3月正式接任英特爾CEO一職。他的職業生涯成績斐然,2009-2021年擔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首席執行官期間,公司營收翻倍,利潤率顯著增長,股價漲幅超3200%。2022-2024 年,陳立武曾在英特爾董事會任職,后因與前任CEO基辛格在多個問題上存在分歧,于2024年遞交辭呈離職。
在英特爾面臨諸多困境之時,陳立武再次回歸,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在年底前將員工總數從約10.98萬人削減至7.5萬人。?陳立武強調,裁員旨在“消除官僚主義、簡化決策流程,并集中資源投入AI芯片、定制化半導體及晶圓代工等戰略領域”。7月25日,陳立武在致員工的備忘錄中稱,公司已“完成大部分”裁員計劃,裁員人數占員工總數的15%,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將員工總數控制在7.5萬人。此前英特爾曾表明,計劃在2025年將運營支出削減170億美元。
在業務戰略調整上,陳立武對英特爾的代工業務進行了重大變革。7月2日,據外媒路透社報道,他推動公司停止向外部客戶推銷長期投入的18A制程技術,轉而集中資源攻關下一代14A工藝。這一決策意味著英特爾徹底背離前任CEO基辛格制定的代工擴張路線,18A僅保留用于內部產品(如2025年晚些時候量產的“Panther Lake”筆記本電腦芯片)。英特爾內部文件顯示,14A被定位為“超越臺積電N2的制程節點”,計劃于2027年量產,目標是在晶體管密度、能效比等關鍵指標上實現代際領先。
另外,英特爾取消了在德國和波蘭建設晶圓廠的項目,并將整合其在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測試和組裝業務,放緩在俄亥俄州建設尖端芯片工廠的步伐,具體取決于市場需求以及能否為該工廠爭取到大客戶。陳立武表示,“過去幾年公司投資過多、過快,而需求不足,導致工廠布局分散、利用率不足。”
技術研發方向上,陳立武重申英特爾在先進制程領域的投入計劃,強調英特爾需從“硬件優先”轉向“軟件與硬件協同開發”,以契合AI時代的需求。同時,他還將親自審查和批準所有芯片設計,然后才進行流片,加強對芯片設計環節的把控。
根據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收128.6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19億美元,雖虧損同比擴大,但仍給市場帶來了一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