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倒逼加拿大半導體產業尋求跨國合作
既要友好合作,又要自強自立
加拿大的鋼鐵、汽車等支柱產業正奮力應對高額關稅的沖擊,目前該國芯片產業目尚未受到直接影響。但根據白宮的最新關稅政策,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產自加拿大的商品加征35%的關稅,加拿大政府正將此期限視為與南方鄰國達成新貿易協定的最后窗口。
在特朗普政府持續制造的不確定性中,加拿大芯片產業正采取雙軌策略:既要維系與美國的協作關系,又要深耕自己的技術優勢領域。
圖1:光子學Stephanie Simmons博士和英國首相Keir Starmer 圖片來源:光子學
在渥太華近期舉行的CHIPS NORTH高層峰會上,魁北克省舍布魯克大學校務副主席Wendy Therrien強調說:加拿大必須要持續深化與美國的合作,推動半導體供應鏈關鍵環節回流至北美,以避免新冠疫情期間的斷鏈危機重演。她特別警告稱,若中國針對美國關稅最終采取影響半導體領域的反制措施,美加之間的協同布局將成關鍵防御機制。
“我們需要關注東北走廊內部的情況,”她說,“今天我們討論了很多關于加拿大與美國之間存在的合作。我們不能關閉這些合作渠道。”
在全球供應鏈韌性峰會的專題討論中,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全球政策副總裁Mary Thornton說:“無論采取何種貿易政策,都可能無法切斷供應鏈。加拿大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占據關鍵地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立構建端到端的完整產業鏈。”她強調:“這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需要朋友與合作伙伴。”
她援引SIA與波士頓咨詢集團2020年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在整個芯片價值鏈中,有50個關鍵節點由單一區域壟斷,且這些節點占據了65%以上的全球份額。這些潛在單一故障點可能引發全球芯片供應的系統性中斷風險。”
該數據實證促使華盛頓兩黨達成罕見共識,必須重建因數十年海外投資而萎縮的美國半導體制造與研發產業體系。“當前兩黨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基調依然穩固”,她補充說,“盡管新政府施策路徑各有側重,但強化本土技術主權的戰略目標始終未變”。
Thornton進一步解釋道,自2010年代中期以來,全球對半導體產業的跨境投資規模已增長近四倍;盡管現在貿易政策環境日益動蕩,并且這種增長態勢仍將持續發展。“全球半導體產業蛋糕正在持續做大,這意味著所有參與者都將能獲得更大份額。加拿大憑借獨特的產業優勢,完全有能力在擴張的市場中分得更多份額。”
當前美加兩國政府正處于外交摩擦期,這對芯片產業而言恰是深度參與雙方經濟安全框架協議談判的戰略機遇。根據她的觀點:“作為跨境半導體產業共同體,我們應引導政府聚焦核心訴求。SIA期待與加拿大產業機構建立更緊密戰略協作,共同定義產業發展綱領。”
CMC Microsystems首席執行官Gord Harling在接受《國際電子商情》姊妹平臺《EETimes》采訪時說:“加拿大聚焦芯片設計及光子技術等尖端領域的戰略布局,使其芯片產業天然規避關稅壁壘影響。你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設計文件,因為它不會遇到關稅壁壘。”
圖2:CMC Microsystems首席執行官Gord Harling
Harling指出,美國東北制造走廊的紐約企業伙伴并不擔心與加拿大開展業務會面臨任何新的障礙,“他們似乎認為不存在任何問題”。
加拿大在智能汽車產業鏈中掌握關鍵籌碼——該國通過半導體傳感器供應能力,正主導FABrIC計劃的核心戰略部署。這項由加拿大創新科學經濟發展部(ISED)戰略創新基金斥資1.2億加元(約8,770萬美元)的五年計劃,聚焦化合物半導體、量子技術、光子芯片及微機電系統(MEMS)等尖端領域,凸顯加拿大在新型制造工藝研發層面的獨特優勢。
盡管最新一輪關稅公告已發布,Harling認為,美國對加拿大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征收關稅將是“荒謬的”。“如果我們對從邊境進口的半導體產品征收關稅,情況會更糟。”
Harling警示道,加拿大為美國客戶在印刷電路板(PCB)上組裝美國芯片的產業模式,將使新增關稅成本最終傳導至美國本土。“這些PCB工廠集群具備極強的靈活遷徙能力”。
他還表示,加拿大的特色技術對美國構成直接威脅。“這些領域是我們占據主導地位的,而他們則不然。”
歐洲和英國對加拿大芯片企業敞開大門
全球多個地區正對加拿大的產業與技術能力展現濃厚興趣,包括歐洲在內的經濟體希望在北美建立戰略支點,但不再希望在美國。
Harling說,加拿大在化合物半導體等技術規模化領域存在重大機遇,并以魁北克布羅蒙地區為例強調其產業優勢:“該地擁有2000名IBM和Teledyne技術人才及先進無塵車間設施,英國雖有前沿研究,卻缺乏量產能力。”
CMC Microsystems正迎來德國企業的密集合作邀約,且與日本微機電中心(Micro Machine Center)新簽署的微機電系統(MEMS)研究合作協議剛剛生效。該公司計劃于9月與中國臺灣地區的“國家實驗研究院”(NRC同級機構)敲定光子封裝技術合作協議。
這些海外活動并不會削弱加拿大繼續與美國的貿易伙伴合作的戰略重要性。為把握美國《芯片法案》政策紅利,CMC Microsystems已在紐約州奧爾巴尼設立子公司。Harling坦言:“當前確有部分法案資金開始流動,但主要源于上一屆拜登政府批準的存量項目。”
在接受《EETimes》采訪時,加拿大半導體委員會(CSC)董事總經理Paul Slaby表示,盡管加拿大與美國之間存在摩擦,但雙方并未討論放棄既有的合作關系,例如東北半導體走廊區域的合作關系。“若草率‘收拾玩具回家’,將是極其愚蠢之舉。”
他強調說,核心教訓在于“不應將所有雞蛋置于一個籃子內”,并指出“開發替代方案顯然是明智之舉”。
圖3:加拿大半導體委員會董事總經理Paul Slaby
貿易多元化戰略是新任總理Mark Carney政府的核心政策優先項,加拿大半導體產業亦需同步推進該戰略。這解釋了當前加拿大正著力強化跨大西洋協作紐帶,積極拓展與英國及歐盟深度合作關系的深層動因。
Slaby表示,當前貿易拓展舉措包括“派遣加拿大企業考察團赴法德兩國進行探索性貿易訪問”,同時英國代表團出席了在加拿大舉辦的CHIPS NORTH高管峰會。他本人近期參加了在法國格勒諾布爾舉行的CEA-LETI創新日峰會,加拿大代表團在那里受到了熱烈歡迎。
Slaby指出,加拿大可探索現有項目尋求歐洲聯合合作,諸如全球最大國際合作研發創新網絡Eureka及歐盟核心研究創新資助計劃Horizon Europe(地平線歐洲)。
此外,加拿大半導體委員會(CSC)近日與英國半導體及深科技創新行業協會TechWorks簽署的諒解備忘錄,旨在促進英加兩國半導體生態系統的戰略合作。該聲明發布同期,溫哥華量子計算企業Photonic Inc.宣布將在英國籌建量子技術研發中心。
與此同時,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聯合英國化合物半導體應用中心(CSA Catapult)及魁北克米克羅創新協作中心(C2MI)宣布簽署諒解備忘錄,旨在深化加英兩國協作紐帶,共同構建覆蓋加拿大、英國及其他七國集團成員國的強韌半導體供應鏈體系。該備忘錄將重點整合各方在半導體設計、制造與封裝領域的核心能力。
Slaby對此表示,加拿大半導體行業計劃于今年秋季首次組建貿易代表團訪問韓國。“拓展其他市場始終是明智之舉”。
除貿易代表團外,半導體產業近期重點是為2025年秋季聯邦預算咨詢流程準備政策建議。
最后,他還指出:“當前尚無直接影響加拿大半導體產業的關稅措施,雖未有具體或嚴重沖擊顯現,但潛在關稅威脅如陰云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