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深圳工廠、險被外資收購?半導體封裝巨頭ASMPT發展疑云
國際電子商情12日訊 8月11日,半導體設備供應商ASMPT(ASM Pacific Technology)發布公告稱,2025年8月8日,公司間接控制的全資附屬公司——先進半導體設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EC”)股東已通過一項決議案,成立一個清盤委員會,對AEC進行清盤(“自愿清盤”)。這意味著,ASMPT決定關閉位于深圳寶安區的AEC公司,此將影響約950名員工。
此消息一經傳出,在業內引發輿論熱議。
關閉深圳工廠
然而,這家工廠并非因虧損而關閉。根據2024年財報,ASMPT深圳子公司內部營業收入達4.85億元,凈收益2060萬元。一家盈利工廠的關閉,背后是ASMPT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變革的深層戰略調整。
公開資料顯示,ASMPT是由荷蘭半導體設備商ASM International(ASMI)創始人Arthur del Prado及中國香港的林師龐于1975年創立,主要從事半導體及電子行業機械及材料生產業務,是全球頭部的半導體和發光二極管(LED)行業的集成和封裝設備供應商,為跨國芯片制造商、獨立集成電路(IC)裝配工廠、消費電子產品和LED制造商提供裝配設備及材料(蝕刻式和沖壓式引線框架)等。該公司擁有約10800名員工,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
而此次清盤涉及的AEC,隸屬集團半導體解決方案分部,主要從事集團內部制造業務,并于中國深圳市寶安區設有廠房。ASMPT強調,此次清盤是ASMPT優化全球供應鏈、提升成本競爭力、靈活性及韌性的舉措,集團的其他主要全球制造業務將不受此關廠影響。
據悉,盡管深圳工廠關閉,但ASMPT在中國境內的惠州工廠仍將作為重要制造樞紐繼續運營。此外,新加坡總部、德國慕尼黑及美國鳳凰城中心等其他全球制造基地將繼續運營。產能整合后,集團將更專注于高附加值領域。
對于950名員工的未來之路,ASMPT在公告中承諾,將“以公平尊重的態度制定安置方案”,并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ASMPT就對AEC自愿清盤產生的估計一次性重組成本預期約為3.6億元人民幣,乃來自遣散費、停產相關成本及存貨撇銷。自愿清盤將產生的估計年度節省成本(按現有產量計算)預期每年約1.15億元,從而提高集團營運的成本效益。這筆資金將重新配置于研發投資,如下一代無粘結劑熱壓鍵合設備開發,該技術已在AI芯片與高帶寬內存應用中取得突破性訂單。
董事會認為,自愿清盤符合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不會對集團的營運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去年險被外資收購
事實上,去年與ASMPT相關聯的一起高達50億美元的半導體封裝設備企業收購事件,同樣引發行業的高度關注。
在2024年10月2日,ASMPT接到了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巨頭KKR的50億美元“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隨即便引發市場關注,ASMPT股價因此收購傳聞一度上漲超過11%,達到了三個月的高點,但隨后下跌超過20%。
再到10月下旬,事件引發海內外媒體和產業界高度關注,甚至一度傳出KKR與ASMPT進行了早期談判。
最后再到11月11日,ASMPT宣布結束了與潛在收購方的談判,盡管沒有披露公司的身份,但據知情人透露,KKR未達成其此次收購目標。
有分析指出,KKR斥資50億美元收購ASMPT的時間過于巧合,因為這一時間點正與11月8日“美國商務部致函臺積電,對運往中國的某些用于人工智能加速器和圖形處理單元的7納米或更先進設計的復雜芯片實施出口限制”十分接近,不排除是海外資本企圖“摘果子”的可能性。
扎根自主化之路
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而言,ASMPT不僅是解決“卡脖子”難題的關鍵一環,更是中國香港孕育的全球產業明珠。據統計,ASMPT是半導體設備行業主流陣營中唯一的“中國面孔”,更是國際權威機構發布的全球半導體20強榜單中唯一的中國公司。其熱壓鍵合(TCB)技術被業內大客戶稱為“光刻機之后第二重要技術”。
2020年中美貿易戰剛開始不久,ASMPT剝離其半導體材料業務,出售55%股權給智路資本,更名為AAMI。而智路資本最為出圈的事件,是其2021年大手筆接盤紫光集團這艘“半導體航母”。隨后,通富微電又入股AAMI,ASMPT這家企業進一步在中國境內發展壯大。
2021年,ASMPT趕在美國禁令前的最后一刻,將關鍵的ECD產品技術引入中國,與智路資本合資在蘇州設立企業,全面推進國產化。這一技術轉讓不僅加強了中國在“中道”領域的技術實力,也顯示了ASMPT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2023年底,ASMPT的戰略布局進一步深化,ASMPT將其所有中國的半導體業設備業務打包分拆,在上海臨港成立奧芯明,繼承了ASMPT在先進封裝領域的血脈。奧芯明的技術授權和國產化研發,為中國封測產業的自主可控和技術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并且,其不僅打破了荷蘭公司在混合鍵合設備領域的壟斷,還提供了熱鍵合等關鍵技術,這些技術長期由歐美和韓國公司掌握,對于16層內存、AI芯片等敏感領域至關重要。
這些戰略布局對中國封測產業自主可控和技術創新具有顯著影響。ASMPT的國產化戰略有助于中國企業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增強國內產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ASMPT的技術優勢和開放的國產化戰略有助于提升中國封測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產業向高端發展。
根據財報披露,2025年上半年,ASMPT的銷售收入為港幣65.3億元(8.38億美元),同比增長0.7%,環比減少3.3%;新增訂單總額為港幣71.1億元(9.13億美元),同比增長12.4%,環比增長10.5%;盈利為港幣2.17億元,同比減少30.9%,環比暴漲672.7%;經調整盈利為港幣2.18億元,同比減少30.7%,環比增長95.7%;每股基本盈利為港幣0.52元。目前ASMPT在半導體封裝設備和先進封裝技術領域持續發展,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先進封裝設備方面展現出增長潛力。